文/潘彩霞
1970年12月26日,彭士禄担任总设计师的中国首艘核潜艇正式下水。这一历史性的时刻,彭士禄亲自跟随潜艇一起出海。在启航前,他轻松地对妻子马淑英说道:“放心,这次一定能成功。” 但临别时,他依旧不忘开玩笑,笑着宽慰她:“万一我遇到危险被海龟吞了,你可别哭哦!”
彭士禄被誉为“中国核潜艇之父”,而在他身后默默支持他的正是马淑英。为了陪伴彭士禄,马淑英同他一起,过上了低调而隐秘的生活,背后为伟大的事业付出了无声的奉献。
1953年,18岁的马淑英从长春高中毕业,凭借着出色的成绩被选派赴苏联深造。她到达莫斯科后,第二天便按照大使馆安排前往喀山化工学院。在她手中的纸条上,写着一个名字:彭士禄。他是留苏学生党支部书记,并将在车站接她。
展开剩余82%那天,随着大批人流涌动,马淑英从火车上走下,站台上十几个中国留学生格外引人注目,大家围了上来,热情地欢迎她。她抬眼四望,询问:“哪位是彭士禄?”
正当她四处张望时,一个身材略显瘦弱的年轻人走过来,主动伸出手与她握手,亲切地问候:“小马,欢迎你!你火车上累了吗?今天先休息,明天我带你去院长办公室报到。” 那个年轻人身上带着浓重的广东口音,正是彭士禄。当时,他在喀山化工学院学习机械专业。
彭士禄的出身颇为特殊,作为革命烈士彭湃的儿子,他4岁便成了孤儿,童年经历了不少磨难,两度入狱,在贫苦农民的帮助下,艰难成长,最终被周恩来安排到延安。经历过种种困苦,彭士禄深知每一分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。
那时28岁的彭士禄,一心投入学业,从未想过个人生活。直到马淑英那一抹甜美的笑容让他怦然心动,尽管她刚从长途跋涉中疲惫不堪,但她那清澈、明亮的双眼如同灿烂的星光,让彭士禄瞬间产生了深深的好感。他后来回忆,那一刻的握手让他体验到了“难以言表的幸福感”。
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彭士禄如同兄长般带着马淑英熟悉新环境,见院长,关心她的每一个细节。马淑英刚到异国他乡,彭士禄的悉心照顾让她倍感温暖,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,很快便融入了周围的环境。
马淑英所在的有机系班级里,她是唯一的中国留学生,在一群活泼开朗的苏联学生中,她那身材娇小、聪慧过人的样子很容易成为大家的焦点。她的笑容常常出现在彭士禄的脑海里,而他们在校园里的“偶遇”也变得越来越频繁。无论是去图书馆,还是在草坪上散步,两人总会有着不期而遇的时光。
通过这些日渐增多的接触,彭士禄对她的喜爱愈发加深,甚至为她起了一个俄文名字:“玛莎”。马淑英也十分崇敬彭士禄,尤其在听他讲述自己童年时被关押入狱、差点死于非命的故事时,她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。彭士禄比她年长十岁,既是她的学长,也是她的领导。出于尊敬,她始终未曾拒绝他的邀约。
无论是在校园里,还是河边,他们总是在一起谈论理想,讨论祖国的建设,唱着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》,心中充满了对新中国未来的美好憧憬。彭士禄每次看着她,眼中满是温柔与深情。然而,这份感情并没有顺利发展。
马淑英虽然也欣赏彭士禄,然而她心中却始终有一个矛盾:他是烈士之子,而自己家庭背景普通,甚至可以说出身不算高贵。况且,她当时只把彭士禄当作一个值得尊敬的哥哥。
这种矛盾的情感让马淑英渐渐开始刻意回避彭士禄,但彭士禄却更加执着,寻找各种机会接近她。最终,马淑英鼓起勇气问他:“你为什么要追我?我们根本不合适吧!”
彭士禄温柔却坚定地回答:“家庭的出身不是我们能选择的,但走什么路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。我父亲也是地主出身,但他烧了自己的地契,把土地分给了农民。而你,虽然出身不显赫,但你有着积极进取的心态,思想向上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他的一番话打动了马淑英。她开始认真思考两人之间的可能性,并给在广东的姐姐写信请教意见。姐姐的答复是:“只要你们真心相爱,‘门第’不应成为障碍。”
心结解开后,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,把对祖国的热爱和真挚的情感编织成一首爱情的诗歌。
1956年,彭士禄以出色的成绩获得了“优秀化工机械工程师”称号。学业结束后,他准备返回祖国,但在此时,陈赓大将前来苏联访问,建议他留下继续深造,改学原子能与核动力。
彭士禄坚定地回答:“只要祖国需要,我必定留下。”
于是,彭士禄继续在莫斯科动力学院学习核动力。在那里,他经历了极为紧张的学习生活,日以继夜的努力成为他的一部分。他深知每一分知识都来之不易,甚至当他得知苏联教授每讲一堂课,中国要支付80卢布时,他感慨万千:“这是祖国用血汗钱让我们上学,我们怎么能不努力呢?”
在不断提升自己知识的同时,彭士禄依旧关心马淑英的情况。那时,马淑英也转学到了莫斯科的另一所学院。每逢节假日,两人便总是一起度过。
有一次,马淑英在实验室不小心受伤,脸部严重烧伤。她担心留下疤痕,而彭士禄却安慰她:“我不嫌弃你。” 这句话,伴随着他们日渐加深的感情,温暖了彼此的心。
1958年,彭士禄和马淑英双双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,回到祖国。彭士禄被分配到北京原子能研究所,而马淑英则成为了北京化工学院的一名教师。
不久后,两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。没有任何奢华的装饰,他们的生活从一只行李箱开始。彭士禄33岁,马淑英23岁。
发布于:天津市